今年是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設立五十周年的重要時間,今年畢業,同時具有重大意義和承先啟後的責任,先恭喜所有的畢業生。
基本上,環境是時間的延續與空間的積累,規劃是永續與開發的平衡。都市計畫是一門規劃的科學,也是形塑空間的藝術,透過規劃的程序,可以讓都市內的人、活動、資源得以在土地上做有效率和合理的安排;而此也和今年畢業展的主題有所連結。畢展主題,以臺南市城區內的三個紡織廠舊址作為對象,從城市與產業發展脈絡與地區人文資源的基礎,探討所連結的生活、地景、文化、和環境在歷史城區變遷中的關係,檢視過去、透過規劃、導入想法、提出策略、展望未來,在實習老師們的指導下,發揮創新與創意思維,為這些地區擘劃再利用的願景和方向,也充分展現四年養成教育所具備的專業規劃能力;成果值得肯定。
計畫,要有計畫自己的思想,很高興在今年的畢業展中窺得端倪。期許各位畢業後在自己的專業或喜好的領域,可以成就耀眼,祝福各位。
前些日子榮幸受邀當110級畢業成果的評審,題目為整建台南市中心一些閒置很久的舊廠房及其土地。
我在台南從事建築業已逾40年,也是直至最近才開始接觸到都市更新及危樓的案子,因台南多年來都市內土地尚屬低價,至最近暴漲後市中心閒置土地才漸受人關注;因此當我接觸到同學們的報告時第一個反應是指導老師真會找題材,因這幾個案子雖都同在市區內,但其條件、地段、特色明顯各有不同,在規劃設計上很能洞悉學生的實力與表現。
如何讓舊建築改造及融入商業行為是個很好的挑戰,同學們雖尚未有實務經驗但其表現已可喜可賀,也盼往後不論再深造或入社會能本初衷,讓台灣的都市更美、更有味道,加油!
與都市計劃來一場雲端相談盛宴
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從1971年成立迄今已五十年,畢業展則是近十年來建立的新傳統,期望透過畢業班的精心籌備,將四年的學有所成融合發揮,華麗的呈現在實務專業者以及社會大眾的面前,每年總能產生高度的迴響;今年110級的畢展主題訂為「都市相談室」,以大四規劃設計實習課程整年的操作成果與各界對話,透過台南歷史古都的特性與在地傳統產業紡織廠的空間轉型課題,進行地方發展文化脈絡與未來新興產業的綜合發想,兼具人文關懷與創新規劃思維。精彩結合空間規劃這個學科運用科學工具客觀觀察空間使用現象的基本功訓練以及大學社會責任的深耕關懷實踐。今年更因應疫情,轉化為線上畢業展,更進一步將都市規劃師(planner= negotiator)的相談專長提升至虛擬場域中。相信這將創下都計系畢展的新典範,成為後續學弟妹的學習模式,特此預祝這場雲端相談盛宴順利成功。